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八,位于峨眉山市城北2.5公里的飞来殿奈河桥下及沿河两岸,一年一度的“峨眉山大庙庙会”吸引了数万市民纷至沓来,他们赶庙会,祭祖先,祈福平安。同时,也吸引了广大游客前往,一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山大庙庙会” 民俗文化的风采。
据悉:“峨眉山大庙庙会”是一种民间自发形成的风俗活动。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来自乐山、眉山、成都、西昌等地,十几个区(市)县的几万民众,自发集聚在峨眉山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庙飞来殿内外,参加一年一度的“峨眉山大庙庙会”。据《峨眉县志》记载,“峨眉山大庙庙会”起于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初八,相传阎罗王生辰这一天,百姓们都要去大庙朝拜。一方面在飞来殿外的奈河桥下及沿河两岸焚香烧纸,哭奠已故亲人,寄托哀思,人们用芦杆做成梯子将一头插入河中,让亲人的灵魂顺着梯子从血河中爬上来,免受血河之苦;另一方面,为阎罗王敬香以求阎罗王对已故亲人的宽恕。
随着社会的进步,朝大庙庙会的内容已逐步从单一的祀神追思转变为多元化的民间文化活动,包涵了峨眉山传统民间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人们除了烧香化纸,沿袭传统的习俗外,更多的人到此旅游观光,郊外踏青,于是增加了卖特色小吃、做糖画、绑扎风筝、风车及民间堂灯戏、武术等活动,使现今的大庙庙会成为一个展示民俗文化、荟萃民间工艺的展示场所。数万人云集在宽广的田野、河边,构成一幅难得的“清明上河图”,堪称四川第一大庙会。2007年“峨眉山大庙庙会”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今年的“峨眉山大庙庙会”,时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飞来殿闭门维修之期,为确保飞来殿的古建等文物安全以及庙会活动的人员安全,峨眉山市专门制定了大庙庙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并将责任落实到了相关部门和岗位。当天,中共乐山市委副书记、峨眉山市委书记罗佳明,峨眉山市政府副市长张一力亲临庙会现场督查安全保卫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公安、消防、文保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均坚守岗位,确保了“峨眉山大庙庙会”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林立/文 丁怀宇/图)
主办: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电话:0833-5521607
网站标识码:5111810008 蜀ICP备0501583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18102000149号